products category
物联网作为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不同行业应用场景各异,传统数据处理方式是所有的数据均需上送云计算平台分析,云计算平台则将面临着网络时延高、海量设备接入、海量数据处理难、带宽不够和功耗过高等高难度挑战。
边缘计算即是允许物联网(loT)设备产生的数据,在离其创建位置更近的地方进行处理,而不是将其通过长路径发送到云端数据中心或业务云,
边缘计算网关的作用就是将这一些数据进行先行的过滤清洗,将有用数据传输,提高反应效率,可以做到数据的相互传输的及时性。
边缘计算网关的特点
1、延迟响应
数据处理发生在数据源头附近(如传感器、本地网关),实现毫秒级响应,
2、带宽利用高效
本地预处理过滤冗余数据,仅上传关键信息(如异常告警或聚合结果)
3、分布式容错架构
计算节点分散部署,单点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工业场景中,边缘网关可在断网时继续执行本地控制逻辑,保障产线连续运行,
4、增强数据隐私与合规性
敏感数据(如医疗影像、工厂工艺参数)在本地处理,避免传输泄露风险。
CET中电技术:边缘计算网关选型及功能介绍
(1)一体化设计、低成本控制
国产自主可控软硬件平台,集“采集网关+边缘服务器+监控系统+控制APP"一体化设计,可一定程度控制成本,增强解决方案竟争力。
(2)协议丰富,开放接入
提供丰富、开放的数据采集接入协议,支持Modbus、DLT645、IEC103/104、IEC61850、OPC-UA、S7、DNP3等行业采集协议,支持扩展第三方采集协议。
(3)内置行业模板,快速调试
系统内置有各类行业模板、组件资源库,可以快速搭建监控画面,提升项目配置调试速度和效率
(4)边缘智能,安全保密
内置策略控制算法模块,边缘侧自主完成数据分析、决策与执行,快速高效。硬件支持多种软硬件加密算法,数据上传主站平台,安全可靠性高
(5)解决方秦构建,灵活高效
系统自带通信采集、组态画面编辑器,方便构建不同监控场景及展示效果画面。白盒化开发,容器化部署,组合搭建多种解决方案,
CET边缘计算网关应用实例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光储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其具有容量小、布局散、规模大的特点,导致数据采集和运维管理困难,新能源场站监测数据分析不足,单纯依靠部件降低成本,导致发电和储能设备质量下降,投资运维成本增加。
如某从事石油、化工、冶金、造纸、化纤、氧化铝等领域压力容器、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的国内专业厂家,该厂家现有6MW分布式光伏项目,有1个10kV并网点,逆变器经10kV变压器升压后,汇集到厂内原有35kV变电站的10kV出线,光伏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因光伏项目实施导致电网考核点处的功率因数低于国网要求值而产生罚款,需增加“功率因数自动调节系统",实现厂内功率因数的自动闭环调节,通过PMC-1606内置AGC/AVC策略,结合就地化HMI屏,实现光伏电站监控,监测功率调节效果,